赤洲簡介

赤洲是一顆壯觀的地質紅色寶石,位於香港吐露海峽入口。

赤洲最初因其鮮艷的赤紅色岩石而聞名,這些岩石由沉積岩層形成,歷史可追溯至約1.42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,島上擁有陡峭的懸崖、如畫的岩石形態。

最近的恐龍化石發現,為赤洲的地質歷史譜寫新一頁,成為自然愛好者和地質學愛好者的獨特探索地點。

赤洲的恐龍化石發現

赤洲於2024年10月創下香港歷史,因為香港首次宣布發現恐龍化石。這些化石是在赤洲島上的紅色沉積岩中出土,這些岩石的歷史可追溯至白堊紀(距今約1.45億年至6600萬年前),被認為屬於一種大型的古老恐龍。儘管具體物種尚未確定,但初步分析顯示它可能屬於蜥腳類或鳥臀類,這兩類都是那個時代的草食性恐龍。

➜ 了解更多關於恐龍化石

沉積岩石景

赤洲以其大面積範圍的赤褐色沉積岩層而聞名,歷史可追溯至約1.42億年前。這些岩石主要由厚層的礫岩和砂岩組成,並夾有薄層的粉砂岩。這些岩石屬於赤洲組,解釋為來自晚白堊紀時期的遠端沖積扇或近端分支平原沉積。岩石的赤紅色調是由於其中的鐵氧化物,反映了在乾燥環境中形成的氣候。沉積岩層向東傾斜,為島嶼的輪廓做出了貢獻,西側坡度陡峭,東側坡度較為平緩。

➜ 了解更多

位於赤洲的火山岩?

赤洲西面的岩石是火山岩層,與其東面的沉積岩層形成對比。根據地質研究,西面的火山岩屬於淺水灣火山群,形成於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(約1.43億至1.4億年前),由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沉積物組成。這些岩石主要是凝灰岩,具有細粒結構,並顯示出爆炸性火山活動的證據。

➜ 了解更多

赤洲保育:官方珊瑚區

位於赤洲的大環灣是香港六個指定珊瑚保護區之一,禁止拋錨以保護珊瑚生態系統。值得注意的是,它是這六個地區中唯一不位於西貢的地區,凸顯了其在香港水下世界中的獨特地位。赤洲的大環灣以其充滿活力的珊瑚群落而聞名,擁有多種海洋物種。在珊瑚形成中,您經常可以看到標誌性的黃尾小丑魚與其他珊瑚居民一起游泳。

➜ 了解更多
1 / 5